从阳江的滨海之城到江门的侨乡故里,一幅由铁塔银线绘就的“能源画卷”正在南粤大地上徐徐展开。9月6日,随着F120-F130塔位最后一根导线精准对接,由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门输变电公司”)承建的500千伏珠西南点对网送电通道改造工程(江门段)宣告全线贯通。此段线路途径恩平市牛江镇、沙湖镇和开平市塘口镇,新建33基铁塔,线路总长约15公里。
作为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该线路工程起于阳江500kV龙田变电站,止于江门500kV五邑变电站。这条横跨阳江-江门两市的“电力高速公路”,将以磅礴之势打通粤西能源输送“任督二脉”。
这条粤西“电力高速路”,将极大改善粤西500千伏主网架结构和提升供电可靠性,有力提升粤西地区核电等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对优化粤西能源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复杂的地形气候交响曲
项目地处珠三角边缘丘陵地带,80米以上高塔占比超60%,需跨越高速、省道8次。跨越110千伏线路、10千伏线路施工16次。在施工期间,高温酷暑及“韦帕”“塔巴”多个台风轮番侵袭。”江门输变电公司针对工程的痛难点,精心策划部署,严格执行安全质量管控标准,合理调配施工力量,在高峰期投入14个班组约300名施工人员协同作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优质高效推进。
“最大难度的是在F121-122段的跨越广台高速施工,跨越档距近700米,F121与F122塔高均超百米。”江门输变电公司项目管理人员介绍,“我们通过‘一跨越一方案’,确保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始终保持精准的张力与弧垂,采用GPS、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对线行精准复测,以最大限度减少高空作业量和时间来降低对广台高速的影响,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机械化引领绿色建设
江门输变电公司采用了“旋挖机成孔+汽车吊立塔+无人机展放导引绳施工”等机械化施工手段,大幅提升工程效率与安全性。为了将机械化施工对农用地的影响降至最低,江门输变电公司打破传统的砖渣修路方案,采用铺钢板方式建设临时施工道路,有效降低土方开挖量,施工结束后钢板100%回收再利用,极大限度保护了生态环境,为电网建设树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示范标杆。
接下来,江门输变电公司项目团队将全力推进后续的附件安装、验收消缺、系统调试等工作,确保这条崭新的500千伏“电力高速路”按期投产送电,为地方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稳定的能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