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粤海水务十万吨级平板陶瓷膜工艺在广州南沙黄阁水厂正式投产运行,标志粤海水务在高端水处理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以平板陶瓷膜为核心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粤海方案”,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供水格局,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提供高品质供水保障。

黄阁水厂平板陶瓷膜工艺
为攻克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粤海水务组建了以博士后为核心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围绕材料性能、应用场景与生产成本等关键要素,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持续优化材料性能与工艺参数,最终在实验室研发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陶瓷膜。

在展会上的平板陶瓷膜样品
实验室的成功只是起点,为实现从“实验样品”到“量产产品”的关键跨越,研发团队在东莞市凤岗镇雁田村建造陶瓷膜“智造”基地。

陶瓷膜“智造”基地
如今,这座占地1800平方米的“智造”基地里,机械臂精准操作、AGV小车有序穿梭,基地被打造成颇具科技感的“赛博工厂”,陶瓷膜组件便是在这里被生产组装,送到各地自来水厂与污水处理厂中。
黄阁水厂作为粤海水务首个十万吨级“陶瓷膜水厂”,通过实际运行证明,平板陶瓷膜优势明显:
凭借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使用寿命远超传统有机膜,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通过对膜孔结构与配方的优化,其过滤效率显著提升,即使在十万吨级规模下仍保持稳定产水能力;
膜表面特殊处理技术有效延缓污染,延长清洗周期,降低能耗与药剂消耗,契合“双碳”目标。
此外,作为粤海水务“智慧水务”标杆项目,黄阁水厂还构建了从“源头到龙头”的“数字孪生”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全链条一体化监控。
其中,供水“一张网”系统通过需水量预测自动生成调度方案,自主研发的“管网三层级分区”体系每年节约水资源约360万吨;基于“AI模型+边缘计算”的智能投加系统,更使药剂投加量降低约15%。

国际专家参观黄阁水厂“数字孪生”智慧管控平台
如今,随着“陶瓷膜+智慧水务”模式的建立,黄阁水厂不仅实现了水质显著提升与稳定达标,更在水量调配与水压保障上实现精准可控。
接下来,粤海水务将在更多水厂项目中复制推广该模式,以实际行动推动供水服务升级,让更广区域的市民用上放心水、优质水。